春節后這幾天,胡女士和張先生都沒閑著,胡女士開始計劃要寶寶了,張先生為年邁的父親找到了一家還算中意的老年公寓。胡女士家窗戶外有四個配電箱,很多人勸她為了寶寶的健康,趕緊遠離配電箱。而張先生找到的這家老年公寓緊挨著一個220千伏的變電站,上空還架滿了高壓電線,張先生懷疑,這種高壓環境下允許居住嗎?沒錯,他們都被“輻射”嚇著了,“輻射”究竟會不會危害健康?為了找到答案,他們向本報《生活實驗室》發來了郵件。
記者發現,這其實是很多人都糾結的問題。為此,記者聯系到了民間環保科普組織達爾問環境研究所,并通過該研究所找到了有資深電磁輻射監測企業背景的森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昨天,記者隨達爾問環境研究所所長赫曉霞博士以及森馥公司的三位工程師,攜帶多種專業設備,來到胡女士家樓下以及張先生找到的這所老年公寓,進行了實地測試。
測試案由
居民的糾結1
窗外4個配電箱影響懷孕嗎?
胡女士住在朝陽區某小區的一層,緊挨著她家窗外就有4個高高矮矮的配電箱。十幾米遠處,還有兩個配電箱,箱子外面都有“有電危險”的符號和文字提醒。其中,有三個配電箱還是隱藏在竹林里的,這讓胡女士更加擔心。尤其是春節過后,胡女士計劃要寶寶了,她很擔心懷孕后還天天生活在配電箱旁邊,威脅胎兒健康。“很多人都勸我為生孩子趕緊搬家,我還查到,有些人甚至對電磁輻射過敏,他們自制了金屬籠子,每天鉆進籠子里睡覺。我越看越糾結。”
居民的糾結2
高壓線下允許住人嗎?
張先生的父親70多歲了,由于子女們平時工作都很忙,張老先生便提出想去老年公寓住。恰好,他的一位老伙伴就住在朝陽區金盞鄉的一所老年公寓,張老先生也想去那里。春節這幾天,張先生來到這家老年公寓考察了一番,各方面都還算滿意,可是唯獨一點讓張先生很糾結。“老年公寓東邊緊挨著一個220千伏的變電站,上方有好幾條高壓電線,看著很讓人擔心,這產生的輻射該有多大呀?”張先生說,他特別問過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員,回答倒都是沒有輻射,可是工作人員的話他可不敢相信。
測試數據
20米內基站測試 不足安全限值的1%
在唐先生居住的小區外,記者找到了一個裝飾成路邊照射燈的基站。三位工程師使用了專業測試基站的srm3006選頻電磁分析儀,在距離基站水平方向20米和50米、高度2米處,分別讀取了10次數值,均值分別為0.26W/cm2和0.13W/cm2。工程師又在距離基站水平方向20米外、5層樓上一戶居民家的窗外,進行了測試,均值是0.018W/cm2。
赫曉霞博士告訴記者,依據(GB8072)《電磁輻射防護規定》,30-3000MHz電磁輻射場功率密度限值是40W/cm2,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這一標準要嚴格得多。而實驗測試數值都遠低于此。赫曉霞說,基站天線發出的射頻向水平方向傳輸,因此,在基站垂直下方,一般是輻射盲區,即便居民家與基站天線高度持平,也不必擔心,因為都在安全值范圍內。
20厘米內配電箱測試 不足安全限值的1‰
胡女士家窗外的配電箱電壓等級均為10千伏。工程師使用了專業測試高壓設施的nbm550電磁輻射分析儀,對北窗外的一個配電箱和南窗外、隱藏在竹林里的三個配電箱,在距離20厘米處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配電箱的電場強度在0.277 V/m到5.102V/m之間。而依據《500kV超高壓送變電工程電磁電磁場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范(HJ/T24-1998)》,公眾全天電磁場的工頻限值是4000V/m。
高壓線下方
電磁場強度與環境背景值相當
在張老先生相中的這家老年公寓東側,是一個220千伏的變電站。在緊鄰變電站墻外、高度2米處,工程師使用了專業測試高壓設施的nbm550電磁輻射分析儀,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電場強度是0.2V/m,磁感應強度在0.08T到1.62T之間。記者看到,老年公寓門前上方有數條的高壓線,工程師測試發現,電場強度為33V/m,磁感應強度為0.29T。而在HJ/T24-7998《500kV超高壓送變電工程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范》中,工頻電場強度的限值是4000V/m,工頻磁感應強度限值是100T。赫曉霞說,這些電力設施的電磁場強度與環境背景值相差無幾。
測試結論
電力、通信設施的輻射不會影響健康
赫曉霞博士表示,很多人認為電磁場可能致癌。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將物質分為四類,第一類為致癌物,第二類為可能致癌物,第三類為可疑致癌物,第四類為不致癌物,其中極低頻磁場被歸為第二類B級(2B類)致癌物,其證據為弱關聯,僅有的證據來自于一份關于兒童白血病與電磁場的流行病學調查,在這同一目錄中的另一個熟知的物劑是咖啡。“對人類可疑致癌”是一個用來表示在人類致癌性方面存在有限證據,而在實驗動物方面的致癌性證據不足的分類。然而,從全世界的數據來看,兒童白血病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疾病,兒童患白血病的概率僅為十萬分之四。因此,極低頻電磁場即便真的與兒童白血病相關,其概率也是極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