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是跟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不管是生活還是生產中都是如此,我們國家是用電大國,各種發電裝置都在365天24小時不停運作,再通過各種輸變電線路運送到國家需要用電的每一個地方,我們不管在城市還是在鄉村,甚至在荒無人煙的地方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輸變電工程,同時也有不少人對于這些輸變電工程是否帶有輻射危害保持著謹慎的態度。
這些輸變電工程確實會產生電磁輻射,但是基本上都是符合控制要求的,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介紹一下輸變電工程電磁輻射的監測方法。
輸變電工程一般分為交流輸變電工程和直流輸變電工程,交流輸變電工程一般包括交流輸電線路和變電站,直流輸變電工程一般包括直流輸電線路、換流站和接地極系統,一般都會對周邊的環境產生一定的電磁影響。
交流輸變電工程一般監測的項目為電場強度和磁感應強度。監測時環境條件應該滿足無雨無雪無霧,濕度小于80%,監測探頭假設在監測平面上方1.5米以上,如果架設高度有變,需要記錄現場條件和情況,監測人員應跟探頭保持至少2.5米的距離,其他固定位置的物體跟探頭至少1米的距離。對于架空輸電線,一般是從線的弧垂最低位置的投影點記為中心點,沿著垂直于線的方向進行監測,間隔5米測量一次,一直測量到50米處即可;對于地下電纜,從線中心在地面上投影點記為中心,間隔1米測量一次,一直測到5米即可;對于變電站,選擇沒有進出線或者遠離進出線的圍墻測,距離圍墻5米處進行監測,如果是需要做斷面監測,則先測出變電站周邊數據最大處,再按照與圍墻相垂直的路線,間隔5米測一次,一直測到50米即可;建筑物戶外,選擇靠近輸變電工程的地方進行監測,也可以選擇陽臺或者立足平面的中心點,在室內監測時,一般選擇室內中心點進行監測,并與室內固定設施保持至少1米以上的距離。
直流輸變電工程一般監測項目為累計合成電場值。監測時環境條件應該滿足無雨無雪無霧,環境風速小于2米/秒。使用場磨來進行監測,直接放置在測量平面上,監測人員應跟探頭保持至少2.5米的距離,其他固定位置的物體跟探頭至少1米的距離。對于架空輸電線,一般是從線的弧垂最低位置的投影點記為中心點,沿著垂直于線的方向進行監測,間隔5米測量一次,一直測量到50米處即可;對于鋪設于地下或者水下的直流輸電線路,可不進行監測;對于換站,在距離各側圍墻5米處進行監測,做衰減監測時,按照與圍墻相垂直的路線,間隔5米測一次,一直測到50米即可;在建筑物戶外監測時,選擇靠近輸電工程側監測,在室內監測時,要距離墻壁或者其他物品至少1米,并且不適合需要借助工具才能到達的為止布設點位。
交流輸變電工程的電磁輻射監測,每個點位監測5次,每次不少于15秒,記錄5次穩定狀況下的最大度數,然后計算算術平均值,作為最后評價結果;直流輸電工程的電磁輻射監測,至少監測30分鐘,等時間間隔監測,至少記錄100個數據,最終計算出E95或者E80。
監測工程中要詳細記錄現場的情況,并保證監測設備和輸變電工程都處于正常工作狀態,監測人員至少兩人在場,并且避免現場其他不利條件的影響。這樣得到的監測數據才能準確,為電磁輻射的管理評價和控制調整發揮作用。